这是第三部分,讲述此在的时间观念,如何与流俗的时间观念有所不同。20世纪也可能是2000年来最重大的哲学变革,强有力的存在哲学与生存哲学,来源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哲学以何种方式与你的生活建立联系?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劝诫,和面向未来的时间观念。
音频链接:
我们现在来看存在与时间的时间,这很重要,为什么不是存在与空间,不是存在与意义,不是存在与虚无,存在与虚无是萨特写的那本,而是存在与时间。就海德格尔当然是对这样的书不是随随便我就写时间,不是,是深思熟虑的。就海德格尔说的这样的话,所有本体的中心问题根植于时间现象之中,或者他也说过此在的存在在时间性中找到意义,因此如果要深刻的理解存在问题,我们就需要来理解时间问题。刚好存在与时间的第二部分非常详细的论述时间,但是今天我们没有篇幅和可能性去完整的论述海德格尔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很严谨的论述时间的。但它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我们可以讲出来,来做一个基本的介绍。这个很有意思,很有意思,因为如果不这么讲的话,我们都没有意识到时间是什么,因为在我们每天对时间熟视无睹了,特别是你的 iphone 一点开就时间,今天几号了?几点几分了。当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时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就这个根本就不是时间。第一此在本身既包含了时间性,因为我们说此在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此在先于他自身存在,什么叫先于?就是时间在自身之前。因此,此在一直指向未来,指向可能性,指向 to be。所以此在的基本特征既包含了时间性,而且海德格尔也认为对人而言,有任何非时间的命题吗?当然你可以说热力学第二定律。那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也是有其时间条件的。比如说,接近光速的时候,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能就失效了。那我们知道光速,什么叫光速呢?没有时间怎么知道到光速呢?速度本来就是一个包含了时间的概念。那还有我们一直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宇宙在人之前既已存在,我们认为我这个命题超客观的。因为我们都说,人之前人是可能才有主观,人之前没有主观。但你要知道,这个命题包含了宇宙在人之前,什么叫之前呢?就是时间之前。确实我们要细细一想,虽然在有些命题里面没有提时间。但事实上,大多数命题都包含了时间。比如警察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李厚辰。这个回答非常具有时间的概念,因为第一我改过名,如果倒回去时间的改名之前我就不是他。第二我可能会死,之后警察就没有机会再问我这个问题了,所以很多命题本身都强烈的包含时间概念。第二个部分就有意思了,是时间的主观性。我们现在的时间相当客观的在我们面前,比如说现在是2017年5月8号,星期一的9:34。我觉得这是客观的,全世界人都是这个时间,相当客观。第一,首先什么叫2017年?这不是地球存在了两千零一十七年吧,也不是人类存在两千一零一十七年,也不是中国存在了两千零一十七年,而是耶稣诞生了两千零一十七年。对一个金星人呢,对一个火星人呢,他们的时间是什么呢?这是首先第一点,你不能因为这是个公共时间,你认为公共时间是客观的,公共时间是相当主观的。而且什么叫这是二十一点,是因为我们在地球上,地球自转一圈24个小时,如果你去金星了,你还用24小时制的话,你社会就紊乱了,你就不能做到每天晚上固定时间睡觉,因为金星转一周的时间比我们短24小时,你可能今天两点睡,明天五点睡。生活就乱了。如果你去金星上生活,你肯定会要去调整一个时间,你一天就不是24小时,甚至你愿意去整除自己的时间?你一天都不会是几小时几分钟,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时间其实相当主观,我们可以想象其实人类有公共时间是很晚很晚的事情。在过去,各个国家时间都不一样,我们发明时区已经相当晚了。那你会认为我们可能中国古典有农历,农历可能对每个人都比较像,但我们大概知道农历的发明的是汉代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人类这个历史可早了,那我想2万年前的中国人是有什么样的时间观念呢?他们大概能知道,天又亮了,天又黑了,天又亮了。在这个情况之下,时间观念和我们是非常非常不同的。我们都知道远古宗教的一个符号是衘尾蛇,一个蛇还过来衘住自己的尾巴,衘尾蛇这个形象在很多大洲的很多宗教之中都有出现。事实上循环论轮回观念在很多文明之中都有,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有我们现在的线性时间之前,大多数早期文明对时间的观念都认为时间是一个循环。我们现在不认为,我们现在认为是2017年,那过去是2016年,明年是2018年,我们不会过几年又开始过2017年。但对古代人来讲,时间却是循环的。事实上线性时间是基督教的一个发明,因为基督教认为神的降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件,就这一次,不会再来,因此不是循环的。因此神出生和复活的这一年这么重要,我们要把它记为公元元年,从这一年开始算时间,但其实之前宗教可都认为是循环循环循环的。那今天我们活到现在,这个公立立法就是一年年往上加,更加让我们认为时间是单向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时间多主观,这跟你怎么想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说认为时间循环的人相信,一个印度人相信因果轮回,相信自己在这儿死了就会循环的,下一生再次出现,所以说对时间的观念极大的影响人们对自己存在的看法。这个就能从这个例子里可见一斑,当然我们知道度日如年之类的说法,就是时间流逝的速度也相当相当的主观,如果把表拿走的话,最简单的就是拉斯维加斯,拉斯维加斯让大厅里面一直往里打氧气,并且保持灯火通明的状态,赌客在里面就忘记了时间,你以为你才过了一小会儿,但你可能最后得空一看表,已经十几个小时过去了。所以我们其实有很多方法操纵人的主观时间感受,所以时间与存在状态具有极其直接的关联,以及我们现在认为时间是一种客观时间,其实是一个很偏见很偏见的看法。所以在海德格尔看来有四种时间,一种是决心的此在时间,就是本真状态的此在时间一种是沉沦的时间,就是非本质的此在时间,一会儿我们会讲这两个。第三就是公共时间,公共时间就是我们现在的全世界人都认为今天是2017年,当然西半球的人认为时间要少一点,全中国人都认为现在是2017年的5月8号晚上九点过,因为我们是一个时区嘛。那你事实上知道新疆比我们其实少五个小时了,他们认为这是九点过了,其实没什么道理,他们应该认为这可能八点过,胡说八道了,应该六点过的样子。所以,公共时间是个很晚进来的东西。它得是有时区概念,大规模钟表发明,有一个中心政权,统一时间观念,靠出版物,比如说最早的人类统一时间,就是泰晤士报,因为报纸发行大致能知道在这个区域之内的人是同一天,我们是生活在同一天的,才出现公共时间概念。那最后一个时间,是同质的庸长时间。什么叫同质的庸长时间是指我们都有一个最流俗的时间观念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个庸长和流俗之点就认为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线性关系。时间是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过去的时间是从1990年到1991年,到1992年等等等等依次发展过来,我们大家大概都是这么认为时间吧,但时间真的是这样吗?这是很有意思的话题,比如说在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你是按照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一样时间由远及近吗?你看我们认为时间由远极近,是个线性的东西,有多么大的受到技术的影响。因为,我们眼睛可见的微信朋友圈啊,微博啊,过去的博客啊等等新闻等等的都是一个线性时间关系。但当我们不依赖这些,而自己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它是一个线性时间关系吗?还是跳来跳去的,在不同的时间段以片段的形式出现。如果我们的记忆是这样的话,其实说明我们大脑里面,除非你在看微信朋友圈或者别人问你的时候,你真的有一个线性的时间观吗?过去,现在,未来的这么一个想象方式,是这样的吗?所以奥古斯丁就说,就著名经院哲学家就说,时间是我们人人都有把握的东西,直到别人问我们什么是时间,我们就意识到好像说不出来了。但现在人可能就说不出来的,时间就是一个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的一种线性关系,我们可能有时候把它比喻为时间之剑。我们注意到奥古斯丁说那个很像柏拉图说存在,就是存在我们的有所领会,但是当我们去想他的时候又茫然失措了。时间也是这样的,当我们真的去想我们真正的时间观念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有点说不出来。这地方讲时间,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时间意识,就是我们感受到的时间,但我确实要多问一句,有除了时间意识以外的什么时间吗?当然有公共时间。有客观存在的时间吗?我们上次也讲了,就包括现在物理学也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有定论,但大致认为时间是我们的一些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单位,并不像存在宇宙空间或者存在石头一样,存在一个客观的时间。所以说当我们说每个人的意识的时间观念的时候,它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大到可以分出本真的或非本真的时间区别。所以,决心的本真的时间是有开端和结局的,海德格尔说此在以出生的方式存在着,它已经向死存在这个意义上以出生的方式死亡着,只要此在的存在是个事实,它的终点和中间过程就是存在着的。所以说时间跟此在有非常强烈的关系,此在必须在这个时间范围之内存在。但他的起点是你的出生之刻吗?其实不是。当你知道世界历史的时候,你的回忆里面是包含世界历史的,然后你让我现在回忆一下法国大革命,我是能回忆的。你回忆一下智人屠杀尼安德特人我都能回忆。你让我回忆一下lucy 就是人类第一个始祖,我也能回忆。也就说人的起点是很有意思的,人的起点绝不是自己的出生,而是告诉你的之前的事情。这点有意思了,当我说我能够回忆智人屠杀尼安德特人的时候,你大致觉得说的还没那么奇怪。但如果这就算回忆的话,我能回忆一下阿西莫夫在基地里面写到22几几年的事情吗?也能。也就是说,当别人如果告诉你未来的事,我能回忆一个未来的事吗?我能,但是什么叫回忆一个未来的事儿呢?当然,此在时间的终点是死亡,如果我们相信还没有永生的人的话,死亡的时候此在就消失了。但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了,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好像不是那么锁定的一个时间。就我可以回忆回忆未来,我也可以展望展望过去,其实都是可能的。所以这个时候,海德格尔认为有三维的想法,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但是他们换另外一个词,这个我们就不用海德格尔新的的术语来来让大家增加记忆的负担了。因为我们也不准备一个一个论证它,大致海德格尔认为有一种与流俗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线性关系不同的一种过去,现在,未来。这种过去,现在,未来是以绽开,绽出的方式出现的。这个绽出首先是那个词,就是站出来那个站出。但是在这里面引用了古希腊讲存在的一个绽,就是这个绽放的绽,这个绽出最原始的意思是置身事外。就是什么置身事外呢?就是绽出,它后来它的实际意思,用的更多的是狂喜出神。它被比喻为狂喜的状态和出神的状态。一个人出神了的状态被称为绽出。在古希腊晚期哲学里面,认为世界是由一走向模糊,人走向这个存在现存在之物的一个下降过程,那人的生存是要让自己走一个上升过程,而整个上升过程用的词恰恰是这个绽出。就人在存在和生存之中绽出与神合二为一,出神达到狂喜状态的这个过程,所以说这个地方讲时间的绽出,在海德格尔分别其实论述了过去的绽出,现在的绽出与未来的绽出。我刚才讲那么多,就是它挺难理解的,我们大概要去把握领会一下什么叫时间的绽出。我觉得大概可以这么理解,也就是说让过去不仅仅是流俗的在时间上处于时间流动之中的之前,现在和之后,而是让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拥有某种超越的目的性。就什么都可以超越?目的可以超越,当过去拥有某种特定目的,当未来拥有某种目的,当现在拥有某种目的的时候,时间就绽出了。也就是说,时间如何绽出呢?当时间拥有某种目的性的时候,可以以这种方式理解它。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过去的未来与未来的过去,这其实挺容易理解的。首先此在是在之前就已存在,所以此在是指向 to be,指向未来的。所以未来的绽出是最重要的绽出。这是什么形式呢?我立马举一个词,其实我们大概就能理解,就是德文的这个词啊,未来这个词翻译成英文future ,其实翻译的没有汉语的更贴近汉语,把它翻译为将来。你可能觉得将来跟未来挺像的,将来和未来不像。我可以这么说,我说将来我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然后我说未来我要成为很厉害的人,后面这个句子就有点奇怪了,就将来我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好像比未来成为很厉害的人要稍微贴切一点。那反过来说有一本书叫未来简史,你把它改成将来简史的就有点奇怪。好像你还不能说将来简史。未来简史看起来客观一点,事实上将来跟未来有一个非常细微的差别。未来指的是像是客观的,非主体的,无目的的一个未来时间。而将来是一个主体对未来有目的的一个期待和规划。所以我们使用汉语,使用将来的语境的时候,大概都附带了某一个主体对未来的某种规划。我将来的生活等等等等等等,都包含了此种规划。所以说将来和未来比,就可以看出是这个未来时间的一种绽开,绽开为某种将来的状态,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因为存在对其谋划的时候,时间就从客观性开始达到某种绽开的状态。所以对于本真性的决断的此在来说,将来当然就是最重要的绽出了,不是绽开,我老是说绽开,是绽出,就是将来就是一个最重要的绽出状态了。但是对于犹豫不决的此在来说,就是对非本真的此在来说,将来只是一个经过了修正的绽开,只说他就没有那么关心将来,他觉得现在可能重要一点了。所以说,通过将来未来的词汇,我们大致会发现时间本质上对于存在和词的来讲,时间是指向做事儿的,就是如果你不做事情,或者不想做任何事情,你没太一定要去看时间。但比如将来你要做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一旦你要开始做事情,过去,现在,将来就有了不同的意义。所以说此在为什么返回过去呢?是在现在中的过去。他就是给现在提供信息,告知可能性的过去。你可能觉得晕了,什么叫是现在中的过去,太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大家看乔布斯传?乔布斯传是过去,就为什么这么多人去看这个过去呢?你是为了将来,你总觉得看了它之后,你能吸收乔布斯的某些精神和能力,或者某些思路和观点,或者你能够拥有某种它的存在状态,你就可以更好做你的事儿。很多人看历史,什么叫读史可以使人明志。什么叫志向?志向不就是存在的某种规划吗?对存在对未来的规划,我们可以称其为志。什么叫读书可以明志?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时候看待过去,是站在将来的基础之上看过去。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为什么第三章的名字叫时间化。这个涉及到一个海德格尔用的一个表述方式,给它时间化有当前和当前化,什么叫当前化?意思就是说我把未来,去都放在当前的时间来看我当前要做什么,因此时间就绽出为某种当前化,这才是此在的时间。此在将过去和将来都当前化,时间化成为某种与现在要做的事儿相关的东西。所以,海德格尔说只有当前具备了当前化的意识,决断才能被称为决断。也就是说,让他自己与他采取行动时加以把握的东西坦诚相见。要见的是什么?见的其实就是未来和未来基础上的过去,把他们俩当前化。你就能够真正做一个决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海尔就极其批判这种流俗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线性时间观念来看,这种此在以做什么事儿?以规划未来,以 to be 为基础的时间观念,他就能看出任何时刻都可以在时间中来回往返。我举这么一个例子,就是如果我上次,那现在可以做的就不仅是,这就是典型的把过去放在未来中。你看,如果我上次,那么现在可以做的就不仅是,他是谋划现在要做的事儿,把过去放到未来看。比如我说好想回到,我就可以重新,就是把未来放到过去,把一个想做的事儿投入到过去的时间,我可以重新,或者我可以再来次一种谋划,但谋划的是过去,好想回到我就可以重新,这是一种过去向未来的移动,也是往返,他是回到过去,然后反映未来,那如果我上次,那现在可以做的不仅是,其实先到未来,再到过去。你也可以说我现在要怎么怎么怎么,就像上次一样。那是把现在的时刻又移到过去,你要用现在的去重演过去那一次。所以从这里我们确实看到很多句式里面其实是过去,未来,现在这三个东西在海德格尔里面,它形成一个三维结构,它之所以能形成维度,一定是每一个都是绽出的,才可能形成这么一个立体结构,这个立体结构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去看它,他都可以向另外两边移动和往返。所以我们可以看,时间观念对此在确实非常重要,或者我们说此在如何就是如何领会存在就如何存在。如何领会存在,就是你如何看待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讲,你如何看待时间,你就可以如何存在。这确实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认为时间就是跟你 iphone 一样。去年,今年,明年,你做2016年总结,2017年规划,很快就会发现没什么用,就是可能群里有些人知道我的豆瓣账号。我其实就在写了2016年总结之后,就是我再也总结了。我意识到没什么用,就是总结其实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它是一种很流俗的时间观。所以说你如何理解时间就如何存在,以便如何存在,所以通过时间,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就能够完全超越,但超越是这个就是要跟希腊化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人超越自己,超越时间,这就是讲完成超越,怎么完成超越?你如何超越时间呢?当然,时间绽出就超越时间了,你过去能够移向未来的,你就超越了过去,这非常重要。所以在海德格尔看来有三种极端状态。众人是最流俗的,而上帝可以是完全占有时间,他可以自由的超出时间。或者死亡是可能性的结束,诞生的是可能性的开始。世界和自身也构成这一组,因此对时间的超越跟本真非本真一样,不是说有两个状态 ab 你是本真,你是非本身。我们都知道它其实是一个中间过程,你是不断的,就是不断的接近本真过程,超越也一样,就你不断的从众人移向类似于上帝的超越过程,不断从死亡移向类似诞生,也不断从世界就是你在世界中生存不断的移向自身的存在和存在的过程,以这个来实现超越。所以海德格尔说,时间是用事物来做事情,这就是时间,这听起来都都荒谬,就用事物来做事情。你可以说人的目的,但为什么是时间呢?那这个地方说的很有意思,时间就是目的。你如何理解时间?你就如何筹划自己的目的,所以海德格尔又把时间的绽出比喻地平线,地平线就是你眼睛可以看到的东西嘛,就是时间。所以如果我们用中国人的例子,就是我们用汉语的例子,更容易理解的,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你的时间意识就是你的格局,因为格局在我们这理解为海德格尔讲的是地平线概念上说的,就是你作为这个存在,你的时间观念,本质上就是你的格局,所以很多商业人物言必称5,6年之后要上市,然后要这样要那样的,就说自己格局多大,要上市,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那个格局的小的不能再小了。所以在时间上我们不是理解实体,而是要去用实体,通过时间能够实现对实体的超越。这我要举个非常非常有趣的例子。就我有一个朋友的朋友,他从德国留学归来,在德国学习一个冶金的东西,具体细节我就不讲了,那这看起来应该是非常 promising 的,因为在我们能想象这种科目在德国应该是全球领先的,确实也是。但他现在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他们透过博士生的学习,已经完全理解了一个冶金的原理。但这个冶金原理大概最后用就用到机油润滑油上,但机油润滑油行业早就通过试的方式试出来了。就虽然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但怎么去解决那个问题,去做那个事已经知道了。因此这个人现在非常想转行,不知道该做什么好,这是一个非常贴切的例子,就是说从求真上,他当然求真了,但是他认为现在这个状态,就无法超越时间。因为过去这种机油润滑油公司面向未来的一个事情,导致他们的时间具有某种超越性。他们超越的实体本身已经实现了对实体做什么,因此现在来一个人通过,你看这是很有意思的例子。他以科学的方式研究现成存在之物,洞悉了现成存在之物的道理的,反而茫然无措了,就是这个道理不能做什么。这个例子可能太特殊了,你可以说他这个道理,在任何其他行业,他稍微举一反三可以做很多别的。但你看,你这不是说他可以做很多别的吗?而不是这个科学道理本身有什么太不得了的东西?所以这是很有意思的例子来看时间的一个具体观念,以及我们其实本质上是要去使用实体,而不是理解实体。那此在如何超越世界呢?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我们经常有时候会问我们会去探究,就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是什么?五四运动的起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问起因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当我们问起因是什么的时候,其实我们问的是什么?我们问的其实就是五四运动如何可能?法国大革命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把历史事实看作纯粹的现实,而看作是某种可能性的实现。就我们从来不怎么问这海边这块石头如何可能?海边的石头起因是什么?我们不太这么问,但对历史事实,我们经常这样问,就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不仅仅是纯粹的一个现实,而把它看作某种可能性的实现。人类首先不说不,也不说是,而问为什么。这其实就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面也提到类似的观点就是人类这个物种特别特殊的就是问意义,就问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问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去问有什么可能,我们把它看到没有可能性的实现过程。因此透过这种可能性的实现的,我们对于过去事物,将它移到将来是让我们是站在将来可能性。比如,我们去问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是什么?五四的起因是什么呢?大概是要对现在或者我们想做的事情,任何政治变革拥有某种启发性。为什么?听说王岐山这个同志非常推崇看这个制度与大革命。为什么要看呢?那当然就是因为现在我们在某种政治革命之中,我们要为了现在的谋划和可能性,我们在把过去放到未来之中。所以大概是这样一个时间观念,海德格尔的这个时间观念说的并不那么明白,就是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绽出状态,在里面论述并没有那么充分,就这个原因,我们之前讲了,因为海德格尔是一个强烈需要奠基的人,所以他不是一个做专题研究做得很深的人,他就是变革,奠基,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一个哲学家变革奠基完成都是由他一个人去实现的。这也也不现实。我们也知道,海德格尔在二战中又被狠狠地折腾了一下。所以总的来讲,他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时间观念的,对于主观时间意识的。理解对于主观实践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而且这个话题我们相当具有实践性,就任何人都可以以此来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重新评估自己对于过去,未来事物的看法当然,我再次强调,海德格尔不是生存哲学,是基础存在论。如果你能够从基础存在论层面去理解和把握它,当然是更有价值的。所以差不多关于存在与时间,我们就说到这里,基础我们就讲了基础存在论,讲了此在的结构,存在是什么,讲了此在的问题,讲了如何以向死而生达到此在的本真状态,以及如何从时间意识上来看待存在与存在的问题。但这些所有问题都仅仅是开了一个头,就让海德格尔说的海德格尔认为自己不是终结,而是道路,而且不是一条道路,是很多道路。所以说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事实上就是指出了这样的一条道路,让我们今天的所有人能够站在其实已经有点危险的一个历史时间就技术科技主客二元论,在有点让我们处在危险之中的时刻,可能能够尝试走这条道路试一下。如果你听到这样的,那你看能不能接受海德格尔所指出这个道路,沿着这道路基于阅读与思考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就把存在时间讲完了。那下一次我们会去讲的是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转变,因为存在与时间还是很早期的一个作品,我们大概会讲到论真理的本质。讲海德格尔美学与艺术观点,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它像叔本华与尼采一样,认为艺术和美学是很终极,很重要的一条路径啊,这个我们也要去了解。那还有海德格尔的个人技术批判,就从技术批判之中,我们也能够得到养分。大概就是这些,所以海德格尔中的部分呢就结束了。非常感谢你的时间,那我们下周一的晚上继续来了解海德格尔的后期观点,了解真理的性质,艺术本源与技术批判的问题。